将乐好玩
标题: 杨时:闽学鼻祖 千年风范 [打印本页]
作者: 将乐好玩 时间: 2015-4-28 00:26
标题: 杨时:闽学鼻祖 千年风范
将乐城关电信巷6号的杨时纪念馆系清代古建筑,曾是杨时后裔的居所
将乐含云寺,杨时少年求学地
将乐水南乌石山重修后的杨时墓
明溪瀚仙龙湖也有杨时文化遗迹 (黄明生 摄)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宋将乐县人,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15岁到邵武游学,潜心经史,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登进士。杨时先拜程颢为师,后转师程颐,其间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杨时曾任徐州、虔州司法,浏阳、余杭、萧山知县等,多有仁政,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致仕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事,著有《杨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1135年卒,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
杨时将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濂学和洛学,从北方引进到福建和南方诸省,为闽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以及闽文化的开发立下了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世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
1程门立雪 求学志坚
谷雨时节,清晨云气氤氲,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对面的千年古刹含云寺格外幽雅静谧。
这里正是“闽学鼻祖”杨时求学的起点。
走进含云寺,木鱼声声,诵经不绝。
随行的将乐县党校高级讲师肖胜龙是将乐杨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告诉记者,杨时幼年在这里读书,后来多次在此聚徒讲学并写成《礼记解义》《列子解》等宏篇巨著。
9岁那年,杨时到含云寺经斋读书,拜住持庆真禅师为师。在含云寺,杨时攻读“六经”、《史记》等,庆真禅师还时常讲授佛经,这为杨时日后吸收佛学,融入和改造儒学思想打下了基础。庆真禅师常对学生说,为学者读书做人,不要为追求名利而学,这对杨时日后淡泊名利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15岁时,少年杨时离开家乡,赴邵武求学,18岁回乡备考,24岁高中进士,29岁授为徐州司法,但他不求闻达,调官不赴。他向往洛阳程颐、程颢两位理学大师,不远千里至河南颍昌拜师程颢,潜心研习儒学。
1085年,程颢病逝,杨时悲痛万分,在卧室门前设灵堂,哭祭老师亡灵,尊师之情,感人至深。
程颢病逝后,杨时继续从学程颐。1093年冬,杨时赴浏阳任知县,绕道洛阳,求教程颐。
当日午后,天气骤冷,大雪纷飞。杨时与好友游酢进入洛阳长寿寺拜表院时,只见程颐正坐在院堂火炉旁的椅子上闭目养神,便在堂下右廊伫立恭候。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程颐醒来,发现杨、游二人站立右廊,头顶积雪,连忙招呼他俩上厅入座,待二人与老师谈完走出院时,地上积雪已一尺多厚了。
这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
肖胜龙说,杨时尊师之风,影响后人,其得意门生罗从彦从家乡沙县徒步千里赴浙江萧山,向老师请教,还不惜变卖家产,到洛阳向程颢问学。三传弟子朱熹进士及第后,从崇安徒步到延平向李侗问学。
2 倡道东南 治学功伟
1135年,杨时辞世,终年83岁,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墓地是杨时自己选的,坐南朝北,一是向着故里;二是希望国家收复失地;三是面向他毕生视为师傅的二程的方向。
1986年,将乐县对这一古迹进行修葺,这里已成为将乐县旅游景点之一,到此瞻仰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和元祐八年(1095年)五年,杨时先后拜河南洛阳的程颢和程颐为师,并成为程门“四大弟子”(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之一。杨时求师程颢南归时,程颢以一语“吾道南矣”相送,可见对杨时相当器重。
二程秉承孔孟之传统,述而不著,留下著作甚少,其学说主要在中原地区传播。在二程洛学两次遭朝廷“学禁”的逆境下,杨时坚持抢救师说,讲学著述,为理学在南方的发扬光大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被推为“程氏正宗”。
三明学院副教授蔡登秋认为,杨时开启了闽西北理学文化源头。杨时把程氏理学带到了福建,在其83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50年的时间在做学问。这种风范直接影响了闽学做学问的精诚之风。譬如,后来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享年71岁,用了近50年的时间来做学问。
蔡登秋介绍,杨时学术活动影响面广,影响力深远。杨时在江苏一带著书讲学,各地学者慕名纷至沓来,其中无锡的讲学之处东林寺后来成为著名的东林书院。杨时的学说传播到日本、朝鲜,在日本取代占统治地位的佛教禅学,成为官学。杨时的学生很多,有千余人,比较有名的有罗从彦、刘勉之、张九成、胡寅、关治、吕本中等人。杨时传播理学居功至伟,被东南学者们尊为“道南第一人”“南渡洛学大宗”。杨时之后,理学通过罗从彦,再传到李侗,最后到朱熹,完成了从洛学到闽学的转变。
3 刚正清廉 爱国爱乡
杨时纪念馆位于将乐城关电信巷6号,这栋清代的古建筑曾是杨时后裔的居所。事实上,杨时历官五十多年至83岁去世,没买过一亩地,没建一间好房子,仅有的一点房地是祖上留下的。
杨时一生当了三十多个官,忧国忧民。他极为同情贫苦人民,抨击“花石纲”,要求改变不合理的茶、盐、酒法,一再向朝廷建议减轻老百姓负担。他任萧山县令时,率百姓筑湖,解决了当时周围农田易旱易涝、连年受灾的问题。萧山百姓特地为他建了“生祠”(活人的祠堂)。至今美丽的湘湖仍然造福于萧山人民。
杨时赴任地方,所到之处倾力为民办实事,甚至不惜被罢丢官。任浏阳知县时遇大水灾和大旱灾两次,他尽力赈灾,浏阳没有饿死人,但他却被弹劾“不收税粮”罢官。任余杭县知县时,奸相高官蔡京以“便民”为由,要占用农田开人工湖,实为母亲筑坟圈地。杨时不畏权贵,坚决抵制其害民之举。
杨时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他力排和议,力主抗金,保卫国家。他71岁被荐入朝,为挽救危局,提出许多富国强兵的提议和奏章,金兵入侵时,他在朝上当面乞诛不战弃军而逃的三军统帅童贯;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首领李纲被罢官,开封府学生军民群情激愤,以太学生陈东为首的学生士民数万人到皇宫前长跪请愿,朝廷准备武力镇压,杨时时任国子监祭酒,挺身而出,为爱国学生军民辩护,并劝退诸生军民,化解了危机,避免了流血事件。
杨时一生官显名扬,但他“廉洁自律,奉法爱民,不妄费公家一钱”。他的儿孙们声名显赫,但都保持清白传家的家风。
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又任杨时为工部侍郎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当时杨时78岁,年事已高,他上表告老还乡,朝廷赐其对衣、金带、紫金鱼袋,赐官绢、白银以养天年,杨时谢辞不收,而要求“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宋高宗也受感动,准奏“永为优免”。杨时为官一生清廉正直,两袖清风回到将乐,以致逝世时“身后肖然,家徒壁立”。
4 师表千秋 风范永存
含云寺下就是将乐一中——当年的龟山书院,如今莘莘学子把杨时的精神,作为人生励志的航标。
杨时一生致力讲学,提倡德育与智育,读书与做人,学与用等相结合。对子孙,他重视志向教育。他在《勉学歌》中明确指出“念子方妙龄,壮图宜自强。”杨时在世时,有5个儿子,8个孙子,5个儿子和4个孙子先后中进士为官。
杨时重视道德教育。他把儒家的“忠、孝、仁、义”作为自己行事为人的准则,尊老爱幼,体恤父母,教育儿女。杨时视继母如同生母。元丰八年(1085)七月,继母病逝,他毅然辞去徐州司法官职,日夜兼程回乡奔丧,并且为继母守孝三年。
杨时还是勤俭的楷模。杨时第三十二代后裔杨学礼告诉记者,杨时为了教育儿孙“俭以养德”,立下家规,翻译成白话就是:“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精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拣拣;所处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该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
身教重于言教。杨时的道德风范一直影响着后人。据杨氏族谱记载,从宋代至清代,杨时后裔中至少出过进士15人,举人16人,太学、国学生20人。900多年来,杨时后裔瓜绵椒衍,播衍海内外。杨成武、杨锡光、杨英昌等杨时后裔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平安立下了赫赫功勋。
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杨时求学、治学、育人之精神?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
2013年,将乐县杨时研究会与将乐一中携手,开启“杨时文化进校园”之旅。
将乐一中本由龟山书院衍化而来,南宋度宗咸淳二年 (1266年),礼部尚书、将乐人冯梦得以“龟山先生载道而南,为师儒宗”的名义奏请朝廷建立龟山书院,时任将乐知县黄去疾奉旨建院。数百年来,龟山书院作为将乐一地的高等级学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正是这种历史渊源,将乐一中把传承弘扬杨时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氛围熏陶、活动促进、学科融入、实践体验”等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这位本地先贤的精神内核。
将乐一中把校训改为杨时倡导的“信至笃,学至诚,业至精”,激励学子弘扬杨时勇于钻研、坚定信念的精神,努力在学业上至诚、至精;校园里的道路、场馆如含云路、东林路、立雪楼的命名,也与杨时生平有关;语文、历史等学科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探讨如何将杨时文化融入教学……
文章来源:网络
欢迎光临 将乐好玩 (http://lovesh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