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栖山的确是一颗迷人 的绿色明珠。因为它幸运地躲过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所以才会有12万亩原始森林、3千亩黄山松、3万亩翠竹;才会有“植物世界”、“动物天堂”和“福建庐 山”等一系列美称。投入上天赐予的绿色仙境,沉浸在天然氧吧中,啜饮着每立方厘米大气多达6万个以上的负氧离子,谁不飘飘欲仙呢? 龙栖山浓浓的绿韵着实令人陶醉,而深藏于原始森林内延续着蔡伦时代的手工造纸作坊,也一样令人钟爱--它是中国古代造纸业的活化石。
据有关史料记载,将乐
是我国最早生产毛边纸的地方。将乐的毛边纸又数秀山灵水的龙栖山“西山纸”最负盛名,唐、宋以来饮誉海内外。乾隆皇帝编《四库全书》时,命钦差大臣到将乐
调纸印刷。1974年-1976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出版局几次调将乐毛边纸进京,印刷《毛泽东诗词》线装本和重要历史书籍。
但如今的境况又如何呢?
仅在“西山纸”的产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还保存极少量具有唐宋风貌的专门演示给游人观赏的手工造纸作坊。这种传统的手工造纸原始、古朴,渗透着一股蛮荒时代的遗风,
与现代造纸工业格格不入。当然,透过这种方式,人们体会到了先民创造文明、传承文明是何等的艰辛与劳苦。
从唐代至当代,将乐人写下了一部厚厚的纸业历史。无论如何也要裁几个片段,让人读一读。
一
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
了前人的造纸经验,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造纸原料,对造纸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纸张质量有很大贡献。因此,历史上把他造的纸称作“蔡侯纸”。物换星
移,将乐的先民也不甘示弱,他们吸取了蔡伦造纸术的精华,又以超人的智慧,找到一种全新的造纸原料--嫩毛竹。每年立夏时分,就将分孽成两个枝杈的嫩竹伐
下,备用。嫩毛竹纤维丰富、柔软,是造纸的上等原料。与蔡伦时代的原料相比,显得更加单一、考究。用于书法、印刷,吸墨能力特强,墨色固定而不褪色。可
是,造纸工艺亦趋于繁难、复杂。需经砍嫩竹、断筒、削皮、撒石灰、浸漂、腌渍、剥竹麻、压榨、匕槽、踏料、耘糟(打浆)、抄纸、干纸(烘焙)、分拣、裁切
等28道工序。每道都马虎不得,否则就功亏一篑。
踏料是纸槽里第一道工
序。两个汉子打着赤脚,面对面,一手抓住空中绳索,有节奏地喊着:“轰--嘿--轰--嘿--”的号子,在一个长方形篾槽里,以猛力踩踏竹麻,看上去,宛
如原始粗犷的舞蹈。这需要铁棒磨成针的功夫,把剥下的一片片竹麻,反复踩踏成比头发丝还要细小的纤维,才算完成这道工序。
二
走进低矮、乌黑的土木
结构的纸坊,置身于纸匠们的劳动场景,让人感觉到离原始先民是那样的近。难怪那些来自大都市的游人冷不防抛出一句:“这里过去是不是有一个原始人部落?”
设身处地想一想,生活在此类环境的纸匠们哪能不寂寞呢?不过,他们既然能改进蔡伦造纸术,也就能找到排遣寂寞的调味品。打山歌便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女:莲妹不恋你踏料郎,
踏料郎子冇命长,
拿起背索好比吊颈鬼,
吼天吼地见阎王。
男:莲妹要恋哎踏料郎,
踏料郎子命又长,
三五二天踏一房料,
和你莲妹恋一场。
女:莲妹不恋你干纸郎,
干纸郎子冇命长,
拿把刷子如蒙壁鬼,
火烤心肝见阎王。
男:莲妹要恋哎干纸郎,
干纸郎子命又长,
拿把刷把如写大字,
小小撩子好比做文章。
女:莲妹不恋你剥麻郎,
剥麻郎子冇命长,
上身好比臭烂牛头,
下身好比臭烂脚连。
男:莲妹要恋哎剥麻郎,
剥麻郎子命又长,
上身装着的铜钱多,
双手一剥铜钱来。
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纸匠们,总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愉快一些 ,因此,他们费尽心机发明了一种放飞的笼灯。类似现代热气球,不过要比热气球早上几百年的历史。
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日子里,纸匠们用细竹篾编织一个个2.5米高、1.5
米宽的大笼子。用毛边纸一层一层糊在表面,做到密不透风。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二三个纸匠围在一块,用细铁丝捆一把松明,固定在笼灯中心部位,然后,点燃松
明,笼灯慢慢鼓胀起来。待气流充到一定程度,领首的大喊一声:“放!”十几盏笼灯一齐旋转着冲向天空,漆黑的夜空,顿时星光灿烂。地面上欢呼雀跃,一片欢
腾。此时,纸匠们大声放歌:“笼灯笼灯吉利灯,飞上天公照人间。剥麻郎子行好运,纸业兴隆再添丁。”
三
将乐的毛边纸有过辉煌
灿烂的历史,受到国内外的青睐,“西山纸”功不可没。《福建通志》记载,将乐“西山纸”在唐、宋时代颇负盛名,迄今一千多年的历史。《将乐县志》记载,宋
代,龙栖山“西山纸”就以细腻柔韧、光润洁净、吸水性强、久存不蛀、质地优异而走俏海内外。清代,将乐毛边纸远涉重洋,销往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世纪30年代,毛边纸生产凸现一个高峰期。1936年,县内纸厂456个,纸业工人(含家属工)近万人。全年造纸1468吨。1957年,达到
1524吨。1979年后,机制纸步步为营,势力扩大,手工造纸作坊节节败退,逐渐减少。
或许是由于“西山纸”圣洁的缘故,至今它还时常勾起海外游子的思念。他们回乡探亲时,都喜欢带上一小沓“西山纸”,用于祭奠祖先。
四
进入网络时代,将乐传
统的手工造纸业,似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手工造纸费时费力,必须历经一年,才能完成所有工序。所谓“西山纸”还需经过海拔1600米的原始森林里的清冽山
泉浸漂。而现代化生产线,只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产出大批量的纸。遗憾的是,大机器造不出“西山纸”。
西山造纸工艺,只能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保存下来,那么“西山纸”就显得异常珍贵。现在要想购置大量“西山纸”那是异想天开,只能购买一小沓作纪念罢了。说不准“西山纸”技术,不久将进入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
伫立在苍老、寂寞西山
纸作坊前,我突然觉得有些困惑……不禁想起汗牛充栋的中国古籍,如今有许多已被蛀虫侵蚀,正期待着西山纸为它们置换新衣,显现“庐山真面目”。躬身拾起几
片西山纸,像是握着一首唐诗、宋词,令人忆念起往日的荣耀,倘若能像西山绿韵那样长久存在,我想往后人们会像神灵一样庇护它。 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本文含有侵犯了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