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排印” 讲述将乐放排故事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196

帖子

75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01:01: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方“排印”,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这枚铁“排印”长方形这面刻“昭顺祥”三字,圆头那面刻个“李”字。
       老家在将乐万全乡上华梅林村,离县城八九十公里远,离镇上二十公里远,山路十八弯。可这个小山村百年前居然和省会福州客商有着频繁的经济往来。这事村里的《李氏族谱》有记载,更有家中的一枚铁印章为证。
       不久前,回老家,随父亲到老厝边的自留地给果树松土,挖到一个“铁锤”,一头长方形,一头圆形,锈迹斑斑。父亲对此“锤”很眼熟,小时候,他在家里经常见 到。他说,这是“排印”,圆形处刻有“李”字,是姓氏;方形处刻有代表吉利的“昭、顺、祥”三字。我家祖上好几代都是排工,曾祖、高祖和我爷爷都是以排为生。
       用菜籽油浸润“排印”,然后小心翼翼磕去印身的厚厚锈迹,果真,“李”、和“昭、顺、祥”字迹赫然显现。印,0.65公斤重,长21厘米,中间有安装木柄的方孔。圆形一头直径3厘米。方形一头长7厘米,宽3厘米。“这‘排印’有近百年历史了。”父亲说。
       查阅《将乐县志》、《将商发展史》等资料,对将乐早年的木材运输和交易有了进一步了解:明代,便有木商从将乐砍运杉木、楠木等“运达省,通海船”,数量不菲。采伐地点多在金溪沿岸。从清代到上世纪初,水运交易木材的市场更加繁荣。
       老家地处高山一隅,村里只有一条小溪,宽不足3米。当时木材怎么运出呢?在父亲的讲解下,我逐渐明了这条艰辛的水运道路:原来,小溪也是金溪支流,从村里 流到渡头村,和明溪白叶村流经的一条溪交汇,流到泰宁角溪,再到泰宁池潭,汇入河床宽阔的金溪。那时,祖上将一根根木材放到小溪里,水流急处,木材自然漂 浮着走,水流缓处,人站在岸上用铁钩勾着走。祖上几代都是放排的工头,还要雇请村里水性好的几位能手一起走。每次村里下水的木材都有好几百根,下水前,木 材两头和当中都要用“排印”打下作为识别用的标示,以免和金溪其它支流下水的木材混起来。
       父亲说:“那时出售的木头都有木盆一样粗,两三米左右长。每次祖辈们从村里下水到回来,都要三四十天,风刀雨箭,日夜兼程。”木头从村里放下水后,一根根 零散地漂拉到渡头溪。这时,溪面渐宽,就用黄竹蔑将零散的木材捆牢成“小排”,三四根一排,顺流而下。待到了金溪河,就捆成“大排”,每排横着十多根捆 扎,再用蚂蟥钉和后面的捆扎好的木材钉在一起。每个相连的“大排”有六七十根木材。顺着金溪河九曲十八弯放到顺昌洋口,和福州木材商交易。


文章来源:三明网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扫,即刻关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