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将乐好玩 首页 镛城故事 民俗风情 查看内容

擂茶 — 流行将乐客家一千多年的传统饮料

2020-4-22 20: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671| 评论: 0

摘要: 擂茶是流行将乐客家一千多年的一种传统饮料,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孑遗”“活化石”。 据史料载,擂茶是三国时期曹操率领的军队在行军途中首创的。此后,喝擂茶的习俗在中原流行,南迁的中原汉人把此习俗传到将乐 ...

       擂茶是流行将乐客家一千多年的一种传统饮料,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孑遗”“活化石”。



        据史料载,擂茶是三国时期曹操率领的军队在行军途中首创的。此后,喝擂茶的习俗在中原流行,南迁的中原汉人把此习俗传到将乐。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发现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处专门烧制擂茶器皿的古窑址群,福建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廖厝山、横窠岽、火烧岭等处窑址的考古发掘,认定这一窑址群建于宋、元至明清时代;同时对万安、安仁、南口等乡镇进行专项调查,以及县城五马山脚下发现的唐代专门烧制擂茶器皿的古窑址,都基本不晚于唐代。可见,早在唐宋时期,将乐喝擂茶的习俗已经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仍保持喝擂茶习俗的地区渐渐少了,而将乐县此习俗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愈加盛行。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将乐人总要请喝擂茶,亲朋好友数百人骆驿不绝,人来人往,轮流围坐在大桌傍,边喝擂茶、品尝干果小炒,边祝贺、问候、闲聊,热闹非凡。平时,接待来客和邻居间轮流做东都要请喝擂茶,这已成为将乐客家人的一种社交通礼,也是邻里和睦相处的一种润滑剂。这种独特茶文化的普及程度,是其他客家县所不能比的。



        将乐客家擂茶的制作方法因地而异。常见的是,城关和南片乡村的擂茶是饮料擂茶,主料是芝麻、茶梗,加一些中草药一起,放入刻有直纹的陶制擂钵中,用一根约二尺长的擂棍在钵内有节奉地旋转研磨。待茶料成稠糊状,便倒入滚烫的开水,并用擂棍搅拌。然后用笊篱将残渣滤去,把擂茶装入桶中,再将残渣倒进擂钵,加一点茶梗、芝麻,再擂再冲开水并搅拌均匀。然后,把第二道擂茶渗入第一道擂茶中,浓稀适中。擂茶棍用油茶树或白花藤制成,磨研的木质溶入茶水可饮,既是工具又是原料。擂茶时,可根据季节和人体的需求,分别加陈皮、砂仁、甘草、白芍、艾叶、葛藤、鸡脚草、金银花等中草药一起擂,起到防暑祛寒、清热解毒、消食化积、润肺健胃、延年益寿等功效。这与台湾新竹、莲花等地的客家擂茶的制作方法相同。将乐以北片乡镇为主的部分乡村的客家人喝的是咸擂茶,这些地方的农家房前屋后种有几株茶树。擂茶时,摘一把鲜嫩的茶叶,洗净后放入擂钵,并加入一小勺盐,用擂棍捣碎,研磨成烂稠状的渣,再放一点猪油膏,冲开水搅匀。有的还放米、豆子、花生米、绿豆等去擂,加米粉条、地瓜粉条、洋芋粉条等,使擂茶既可解渴,又能充饥。这与闽西等地客家擂茶相似。


1992年将乐擂茶节


        近年来,将乐民间大力弘扬客家擂茶文化。1992年,县政府举办擂茶文化节,文化部门创作了《擂茶舞》。此后,该县举办多次擂茶比赛活动。2007年9月,擂茶被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1月,将乐县城东门建成客家擂茶文化广场,并制作一个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铜制造型擂钵(直径3.9米),获上海吉尼斯世界记录证书。2008年11月,将乐县凭借独具特色的擂茶、音乐、南词表演,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将乐县文化馆长陈圣洁创作的儿歌表演节目《客家擂茶》,在龙岩市举办的“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中获十大金曲奖,陈圣洁获“优秀创作奖”。2011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生活早参考》栏目组到将乐县拍摄独具风味的将乐擂茶。著名节目主持人阿丘一行,深入将乐县黄潭镇吴村、古镛镇华山社区等地,采访当地群众、民俗专家和资深中医,探寻擂茶配方、擂制方法、饮用功效等。


央视道乐擂茶


将乐擂茶文化广场


擂茶表演


       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本文含有侵犯了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微信扫扫,即刻关注
返回顶部